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電子皮膚,具備自我修復功能,並能保持感測能力。這項技術的突破,為機器人和義肢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
日本科學家成功開發電子皮膚 (來源:日本東京大學) |
該研究團隊利用人體皮膚細胞,培養出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皮膚組織。這些皮膚組織被成功地附著於機器人面部,實現了類似人類的微笑表情。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研究人員在機器人骨架上製作微小的V形孔洞,稱為「穿孔型錨」,使培養的皮膚牢固地附著在機器人表面,避免了以往皮膚因重力作用而松弛的問題。
這種具有自我修復功能的電子皮膚,未來可廣泛應用於機器人和義肢領域。在機器人方面,這項技術使機器人能夠模仿人類的表情,提升其與人類互動的自然度和真實感。在義肢方面,這種皮膚的自我修復能力可提高義肢的耐用性和舒適度,減少維護成本。
儘管目前的技術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研究人員仍計劃進一步改進。未來的研究將致力於增強皮膚的機械強度,使其更接近天然人皮膚,並探索如何使人工皮膚具備傳遞溫度和觸覺等感覺訊息的能力。此外,研究人員還希望在皮膚中加入血管和神經等元素,進一步提升其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