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外國人的我,思考著再一次說明同樣的事情,究竟是否恰當之際,台灣一般的新聞媒體對事實的理解的深入程度上,傳達出許多不符合實情的報導。2012年8月30日的報導,正是這樣的報導。
|
BigPic:600x404 |
那天,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本來要在自己投資的界工場召開記者會,預定出席的他卻沒現身。因為這樣,為數不少的媒體以「郭台銘,不見了!」這樣的標題出刊。
郭台銘在隔天8月31日聯合晚報上,針對眾家媒體的報導表示了憤怒的敘述,他的心情我確實可以了解。因為,原來郭台銘的確實沒有在當日的記者會上現身的打算。
我從鴻海的公關部方面直接聽到這樣的訊息:「郭台銘其實是為了給台灣的前副總蕭萬長簡報該工場,再那之後,狀況允許的話,郭台銘才有可能回答關於跟Sharp資本合作的相關問題。」
鴻海僅對一小部分代表的媒體傳達這樣的訊息,但是其他聽到消息的媒體也希望參加,得到鴻海的回應後,結果變成30日當天,數百名媒體記者聚集在?工場外面。在這個過程中,「郭台銘才有可能回答」這樣的字眼似乎被去除傳給了媒體記者。
對媒體的批判
對郭台銘而言,「這不是早就約好的事,而且和Sharp的會談也都還沒達到雙方同意的階段,這樣當然不可能在記者會上說明什麼。如果只是做一個大致上的說明,對所有的媒體而言,也沒有報導價值。」應該是出自於這樣的想法。他在聯合晚報上的受訪報導,在此將重點摘要出來。
「媒體不斷追問Sharp的股價、取得多少股權等問題,但關於兩家企業怎麼合作才能成功,卻一點都不關心。這一次台灣前副總蕭萬長,已屆高齡的他還願意來一趟日本,跟麻生太郎、東京都知事、大阪府知事等政治界重要的人物相談,為台灣和日本雙方的經濟合作事宜交換意見。媒體不重視這個重要的意義,也對界工場所持有的技術不關心,怎麼會這麼幼稚、無知到這等短視近利的地步啊。」
上述的談話,我認為是一種「厭惡媒體的郭台銘式的發言」,但這只反應了一面。「對客人沒有幫助的記者會,當然不要勉強去做。」郭台銘確實抱持這樣的想法。鴻海內部了解他這樣的想法,因此很少安排媒體採訪。展覽會等活動的參與次數也極少,因為這些對客人、對自己都沒有幫助。
鴻海接受委託設計並生產消費電子產品,同時也提供產品零組件的銷售。如果能得到來自蘋果電腦和惠普公司等擁有自有品牌企業的代工委託,鴻海願意一直居於背後的「黑盒子」角色(也就是背後的生產製造者)。此外,鴻海在當地市場 (地域及製品特性) 中,爭取頂尖企業為客戶,在美國則把start-up等新興公司也視為客戶之一,因為考慮到可獲取技術、商品的最新趨勢情報。
其中有極小部分的客戶會提出難以實現的困難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鴻海從不回絕,而是會趕在一天之內快速回應,因此達到今日的企業規模。換句話說,只要秉持這樣的營業方針繼續經營下去,有沒有記者會等媒體的報導,可以說幾乎不影響鴻海在事業上的經營成就。
(作者為CTIMES特約主筆,現任台北科技市場研究 CEO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