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高龄应用驱动医材创新 募资聚焦四大领域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1916】

根据BMI Research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医疗器材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4,833亿美元,预期将以年复合成长率6.7%成长,至2025年达到5,897亿美元。目前美国、德国及中国为医材市场前三大主要国家且持续成长,而心血管、骨科医材逐渐回归正常需求,带动手术大厂成长。至於台湾的医疗器材产业五大类中较常见的为诊断与监测用、手术与治疗用,而2023年辅助与弥补用的医疗器材呈现大幅成长(包括行动辅具、身体各部位弥补物及身体器官功能辅助器材),隐形眼镜仍居首位,但辅助与弥补部分已成为快速回升的出囗品项。

/news/2023/11/03/1604051880S.png

在工研眺??2024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系列中,生医场次从探索2023医疗器材市场发展概况,进而解析2024趋势的多项主题。工研院产科国际所分析师刘家豪表示,经过数年的全球COVID-19疫情冲击,随着疫苗施打普及率高,终在2023年全球宣布解除紧急状态,全球恢复正常生活型态,医材产业逐步回归基本需求带动市场成长,各企业亦持续布局疫後医疗市场商机,国际大厂积极布局,包括完善心血管医材产品线、发展去中心医疗(如居家医学影像扫描、远距生理监测平台)、多标的检测(如连续式检测)等产品。

随着疫情红利终止,医材产业长期成长主要驱动因素为高龄化社会人囗结构,举凡与高龄疾病相关的心血管科、神经科、骨科及慢性疾病需求,各国藉由推行各项产业政策促进先进医疗的发展,医材厂商也藉由收购合作持续导入创新科技,为产品加值以提升医病效率,积极朝向高阶产品精准化、在宅医疗解决方案,以及医疗器材智慧化等方向布局,以因应未来医材应用场域去中心化,以及个人化医疗服务的趋势。

回顾2023年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全球疫情紧急状态解除、俄乌战争、以巴战争的区域战争让全球经济成长蒙上阴影,以及美元升息限缩全球投资市场和美元汇率,造成全球医材市场的波动起伏。因此,刘家豪指出,投资市场相对保守,募资成功领域聚焦在心血管医材(如AI、植入式应用)、手术机器人、脑机介面及精准医疗。

疾病与老化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高龄应用驱动医材创新 募资聚焦四大领域

根据BMI Research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医疗器材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4,833亿美元,预期将以年复合成长率6.7%成长,至2025年达到5,897亿美元。目前美国、德国及中国为医材市场前三大主要国家且持续成长,而心血管、骨科医材逐渐回归正常需求,带动手术大厂成长。至於台湾的医疗器材产业五大类中较常见的为诊断与监测用、手术与治疗用,而2023年辅助与弥补用的医疗器材呈现大幅成长(包括行动辅具、身体各部位弥补物及身体器官功能辅助器材),隐形眼镜仍居首位,但辅助与弥补部分已成为快速回升的出囗品项。

在工研眺??2024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系列中,生医场次从探索2023医疗器材市场发展概况,进而解析2024趋势的多项主题。工研院产科国际所分析师刘家豪表示,经过数年的全球COVID-19疫情冲击,随着疫苗施打普及率高,终在2023年全球宣布解除紧急状态,全球恢复正常生活型态,医材产业逐步回归基本需求带动市场成长,各企业亦持续布局疫後医疗市场商机,国际大厂积极布局,包括完善心血管医材产品线、发展去中心医疗(如居家医学影像扫描、远距生理监测平台)、多标的检测(如连续式检测)等产品。

随着疫情红利终止,医材产业长期成长主要驱动因素为高龄化社会人囗结构,举凡与高龄疾病相关的心血管科、神经科、骨科及慢性疾病需求,各国藉由推行各项产业政策促进先进医疗的发展,医材厂商也藉由收购合作持续导入创新科技,为产品加值以提升医病效率,积极朝向高阶产品精准化、在宅医疗解决方案,以及医疗器材智慧化等方向布局,以因应未来医材应用场域去中心化,以及个人化医疗服务的趋势。

回顾2023年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全球疫情紧急状态解除、俄乌战争、以巴战争的区域战争让全球经济成长蒙上阴影,以及美元升息限缩全球投资市场和美元汇率,造成全球医材市场的波动起伏。因此,刘家豪指出,投资市场相对保守,募资成功领域聚焦在心血管医材(如AI、植入式应用)、手术机器人、脑机介面及精准医疗。

台湾医疗器材产业预期全面回归基本需求面,日常生活及常规医疗用医材将持续回升,未来仍待持续观测疫後时期面临多方因素导致对整体产业的影响程度。

疾病与老化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基本课题,台湾医材产业预期全面回归基本需求面,日常生活及常规医疗用医材将持续回升,未来仍待持续观测疫後时期在多方因素交织下对医材产业所带来的挑战及机会。

關鍵字: 醫療器材  工研院 
相关新闻
工研院携手产业克服高关税挑战 以数位科技助攻深度节能
工研院促台日无人机结盟 聚焦国际合作防救灾应用
经济部与多国分享空品感测技术 共促APEC环境经济发展
工研院直击MW 2025 AI驱动开放转型布局6G
VLSI TSA研讨会4月将登场 聚焦高效能运算、矽光子、量子计算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AIoT应用对电动车续航力的挑战与发展
» 智慧科技辅具趋向更有效、实用性和普及化
» 探讨碳化矽如何改变能源系统
» RISC-V狂想曲
» 电巴充能标准奠基 扩大能源新布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NBW0Q2YSTACUK6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