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政策」,目標在於實現南北均衡發展,並積極打造「南台灣高科技創新廊帶」,在此政策引導下,AI運算硬體基礎建設發展可期。然而,要真正發揮政策效益,關鍵在於讓南部的中小微企業能夠有效應用AI技術,結合在地產業需求,推動整體產業升級。
 |
在政策推動與技術落地雙軌並行下,南台灣的中小微企業若能善用AI等創新工具,將有機會在高科技創新廊帶建構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
南部地區中小微企業眾多,產業分布廣泛,包括電子零組件、化學材料、金屬製造,以及食品製造與農牧業等領域。對此,若能夠加強跨部會資源整合,設立單一服務窗口,將加速企業配合政策導入AI與數位技術,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
以AI應用為例,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劉佳苹指出,AI Agent已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工具。透過Agent機制設計,企業可無痛進行跨平台資料提取與分析,並調用多種AI工具,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她強調,生成式AI不僅改變使用者介面設計,更使AI深入各種應用情境,成為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
目前已有國際科技大廠如Google推出企業用AI Agent平台,提供統一系統入口,支援多代理生成式AI服務,並結合預測式與生成式AI應用。此外,也有針對製造業設計的專用語言模型(LLM),可讓工廠人員以口語化方式,即時掌握產線與設備狀況,大幅提升作業效率。除了AI導入外,南部中小微企業亦面臨少子化所帶來的人力挑戰。劉佳苹表示,未來企業勢必要加速數位化與自動化腳步,以因應勞動人口結構變遷。
整體而言,在政策推動與技術落地雙軌並行下,南台灣的中小微企業若能善用AI等創新工具,將有機會在高科技創新廊帶建構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實現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