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环境发展趋势来观察,由于基础网络环境愈趋完备,相关信息科技发展日渐成熟,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智能生活科技运用之市场快速成长,现已成为全球瞩目之未来潜力领域,并吸引各类型产业的国际大厂积极参与及投入。

但到底甚么是智能生活科技运用呢?简单来说是将科技融入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促使原本的食衣住行育乐更为舒适、安心、便利、永续。例如透过RFID的食品履历应用,可以让我们了解日常所吃的食物的整个生产环节,保障食材的质量与安全;透过智能代理人(Intelligent Agent)的帮忙,可以替为忙碌的上班族采购家里所需的食材;也可以透过各种生理信息的搜集,了解每个人的生理情形,提供适当的饮食建议等。

智能生活特别强调科技的融入,也就是用户并不需要费心去操作,而是服务端要能主动感知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的服务,因此除了生活应用所需的相关促成科技外(如RFID、Wireless Sensor Network、Biomedical Signal Monitor等),更需要能深刻了解各种生活应用服务的领域知识,方能设计出符合人性需求的生活应用,因此促成科技必须与领域知识紧密结合,而在整合过程中,领域知识的掌握比促成科技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很多整合应用并不真的需要最先进的科技才能实现,只要掌握需求、领域知识,也有可能只需藉助目前成熟的科技就可以实现。

世界各国这些年来在推动各种生活科技应用时,发现有很多问题,导致很多计划于示范期程结束之后即无疾而终,无法顺利扩展成具商业化的应用服务,而主要问题在于创新服务创意在进入市场前,需要透过不同阶段的调整,但业者缺乏环境、用户进行测试,如同许多网络上的新兴服务,很容易因此而失败。

其次,许多的应用过于强调科技导入,服务深度不足,尤其大多服务由工程师主导,其着重于如何整合技术建构新服务,为整合而整合,对需求之掌握不足,且多未思考系统整合与「价值主张」的配适性,导致营运模式模糊,服务深度不足,商业化推展不顺。

更重要的是,创新的应用与服务往往面临跨业整合问题,个别业者很难靠单独力量串联完整服务价值链,例如健康照护需结合医院、系统整合业者、设备业者等。而团队需要关键业者主导与积极投入,方能建构合宜的营运模式。

因此要提高创新的应用服务的存活率,并达到产业化的效果,若能依循下列步骤,一步一步落实,应可提高成功率:

首先是要有总体规划与评估。每一个应用服务在此阶段必须先设定愿景与使命,接着要确定服务对象,并思考建构互惠的营运模式以及是否符合人性及在地需求。接着可以进行小规模的试炼。选定小族群(如校园、办公大楼或研发单位内部等)进行prototype测试,以落实规划内容,并建立过滤及筛选机制,以评选出具后续发展潜力的应用服务。之后再与关键业者共同合作进行较大规模的实证测试;最后则可将成功的应用服务,移植到国内外其他地域,以达到经验、产品、解决方案输出的最终产业化目的。

事实上,推动智能生活科技运用不仅可透过建构未来网络基础建设及开放场域实证环境,孕育多元创业机会,并可打造优质生活环境,进而吸引全球高阶人力乐意来台工作、创业,有助于提升台湾产业整体竞争力,应是产业未来发展可以考虑的一个重要策略方向。

(作者为资策会MIC资深产业顾问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