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Computex台北国际计算机展,今年即将迈入第30年了。台湾电子产业从无到有一路披荆斩棘,迄今已成为全球电子产业代工体系内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其历程也超过30个寒暑。继往开来,审时度势,台湾电子产业若要能永续经营下一波30年,品牌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产业链上中下游不仅应进一步整合兼并,厂商更应联合作战,产官学研同时亦需掌握市场导向之专利研发关键,并将技术应用融入社会生活,让台湾电子产业真正落地生根,找到脱胎换骨的支点,才能有源源不绝的动力航向另一片新蓝海。
一年一度的Computex台北国际计算机展,今年即将迈入第30年,台湾电子产业若要永续经营下一波30年,有为者应从历史发展轨迹中深切省思才是。 BigPic:360x280 |
台湾电子产业发展至今,正逐渐摆脱附属于美日两国全球资本代工体系下的次级角色,蜕变朝向独立品牌转型之路迈进。我们看到成功的例子,像是宏碁和宏达电,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和智能型手机领域都已打响名号。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到,无论是晶圆制程、IC设计服务、准系统还是电子零组件供应,以国际品牌大厂马首是瞻的代工体系,目前依旧仍是台湾电子产业的发展核心。代工体系的生产制造模式,曾经带动台湾电子产业的蓬勃与茁壮,但是现在,它是限制台湾电子产业进一步成长、必须突破而超越的桎梏。
代工体系为主的生产制造模式,不仅是深刻影响台湾电子产业厂商的经营策略,也影响了我们这个社会种种的生活行为与思维想法。电子产业的代工体系当然需要有强而有力的品牌实力作为依归、作为主导的力量,才能发挥倍数成长的经济规模效应。从现在开始,这个品牌实力应该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品牌实力背后所代表的,不单单只是强化商品卷标的符号形象与市场差异而已,更是技术规格、系统架构、通路渠道、市场营销等综合实力的表现。若是继续依附国际品牌大厂的技术规格和制程规范,终究是按照他人的游戏规则,脖子还是被人掐住。建立自己的电子产业品牌实力,就是进一步整合并掌握自己电子产业链的综合力量。
现在少数大厂营收屡创新高,并不代表整个产业荣景可期;同样地,几项特定产业订单兴旺,也不意味着整体经济景气已全面复苏。这条路不好走,但必须继续走下去,因为唯有这条路,台湾电子产业链的获利结构才有质变的机会,台湾电子产业也才能脱胎换骨、建立自己的新发展模式。
若要朝向这个目标前进,首先产官学研必须眼光放远,产业界领导者要有大破大立的创新格局,政府主事者也要勇于任事敢作敢为,扩大台湾电子产业规模与竞争实力。内存产业整合失败前例殷鉴不远,面板产业也不能再继续内耗下去,厂商应放弃单打独斗、相互掣肘的故步自封脚步,不仅同一产业内的兼并整合势在必行,跨领域的垂直平行整合更尤其迫切。韩国三星霸权能够在处理器、面板、内存和手机等各领域与国际大厂一较长短,并非侥幸,产业界的共识思维与团结行动是其关键。
与之同时,政府与产业界应建立以市场导向为主的专利数据库,并积极参与特定重大技术规格的研发制定作业,投入更多资金支持主要研究机构单位,研发关键技术的专利内容,并且随时准备好进行长期国际专利诉讼的整体实力,不仅协助厂商摆脱国际大厂专利上的牵制,并健全电子产业专利技术的支持平台。
更重要的是,台湾电子产业长期辛苦创造的各项技术应用成果,应该有效落实于我们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各个层面,让台湾电子产业真正地与社会密切融合,让全民成为台湾电子产业技术应用的营销尖兵与最佳业务员。苹果的iPhone和iPad能够风起云涌,一群本土死忠坚强的品牌爱用者,是很重要的推波助澜力量;中国的山寨机产业能够改头换面朝向品牌之路迈进,也是先在自家内的市场站稳根基才能翱翔全世界。品牌若要能在国际上打响名号,要经过本土市场支点的洗礼与加持,才有动力撑起更广阔的全球蓝海。
这些突破与创新,其实需要的是大格局大视野的心胸思维,还有积极任事和敢于突破窠臼的作为与态度。回想30多年前,先行者们无非就是大破大立,才能开创此番新天地。台湾电子产业若要永续经营下一波30年,有为者应从历史发展轨迹中深切省思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