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光罩產業的現況與發展趨勢
 

【作者: 王興毅】   2000年01月01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19117】

在1997年(含)前,台灣的光罩產業一直是屬於寡佔的局面:專業光罩公司僅有台灣光罩與新台科技兩家公司;台積電則基於本身代工業務上的需要,以及公司規模已到達一定程度,因此內部也設立有光罩部門以提供本身代工業務之所需。因此,過去幾年在僧少粥多的情況下,多數的光罩公司均有相當不錯的獲利率。以台灣光罩公司為例,其淨利率與專業IC代工業者是相差無幾的,由此可見獲利之豐。


供過於求的台灣市場

但是時序進入到1998年後,台灣的光罩產業寡佔局面一舉被打破。因為高獲利的產業總是會吸引蜂擁而至的新加入者,這種情況尤以台灣最為明顯。從台灣光罩在1997年締造了近七億元的獲利,每股盈餘高達3元的吸引下,也難怪近期會有許多新的光罩業者,在短短的一、二年內紛紛加入成立。也因為競爭者的加入,使得供需關係一夕反轉,成為了嚴重的供過於求。


在殺價競爭下,台灣的光罩價格便在這兩年內呈現了過去難得一見的巨幅下跌走勢,以五吋及六吋光罩的價格來說,其價格跌落的幅度最大,與1998年比起來,五吋光罩的價格就差不多跌了三成,而六吋光罩的跌幅也在兩、三成左右。每片光罩的平均毛利從以往的四成多,直線滑落到個位數,甚至是虧本求售。在競爭激烈下,台灣已成為全球光罩製作價格最低的地區。當然,有意再加入的公司(如大騰)也就打了退堂鼓了。


國際光罩業者境遇也不好

其實國內這種獲利下跌的情況,嚴格來講,也不唯台灣一地如此。以全球數一數二的杜邦光罩來說,其1999年的營運狀況,雖然在營收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但獲利率卻也大幅下滑了,所以顯然需求面的全球半導體產業不景氣,也是導致光罩產業蕭條的一大原因所在。


到了今年下半年,雖然半導體產業景氣迅速揚升,光罩業在營業額的成長上也有明顯的起色,但在獲利方面,由於競爭者的殺價與昂貴新設備的必須持續投入,因此在獲利率上還未有令人滿意的成果展現。我們再舉美國杜邦光罩為例,由於杜邦光罩在亞洲積極擴張高階光罩產能,以至於延誤了在北美大本營的投資,使得該公司無法滿足一些客戶對先進光罩的需求,因此在北美市場的營收就不如預期了。而在歐洲市場方面,則由於產能過剩與競爭激烈,也使得光罩價格呈現下滑走勢,也波及了杜邦光罩的營業額。杜邦預計到了西元2000下半年,光罩產業才會有較強勁的成長。


國內業者加入者眾

再回到台灣,現在國內的IC光罩產能已是十分充沛,除了專業的光罩廠如台灣光罩、新台科技、翔準先進、中華凸版與中華杜邦外,專業晶圓代工廠包括台積電及世大也有自己的光罩部門。在這些新公司中,中華凸版是由日本凸版與中華映管所合資設立,技術來自日本;翔準先進的技術則是以由美返國的經營團隊為主;中華杜邦則是由聯電與美商杜邦光罩合資成立,除了承接聯電集團內,已算相當大量的光罩需求外,未來也規劃要積極向外發展,承接其他公司的光罩業務;而世大光罩廠的技術則是源自於日本Toshiba,目前已有一條光罩生產線。


全球光罩市場規模仍持續成長

在全球市場規模方面,根據美國Dataquest的資料顯示:1999年全球光罩市場約為16億美元,較1998年成長10%,光罩出貨量則約為70萬片,大約成長6%左右。預計2000年的全球光罩市場規模將超過25億美元,2003年則可持續成長到40億美元左右,2004年全球光罩市場規模更將衝過50億美元的金額。顯示光罩產業在下游晶圓廠需求的帶動下,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預估1999年國內光罩產值成長兩成

至於在國內的光罩產值方面,1999年約為54億台幣左右,相較於1998年,約成長23%(表一)。雖然在產值方面有所提升,但其效應多是由新加入的廠商所提供,舊廠的成長則是相當有限的;此外,雖然產值有成長,但是由於流血殺價競爭搶單,因此幾乎所有的公司其獲利率都是下降不少的,虧損者更是所在多多。



《表一 我國IC光罩產值》
《表一 我國IC光罩產值》

展望2000年,雖然下游需求的晶圓廠業者將有相當傑出的成長表現,但是就光罩業來說,由於供需狀況恐怕仍不容易在短期間內取得平衡,因此想要在獲利率方面有明顯的改善,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由於一些日、歐的DRAM業者,有意將其在台灣授權生產的DRAM光罩,直接由國內業者來供應,因此國內的光罩業者若能爭取到這部份的訂單,相信對公司的營運狀況與技術能力的提升,皆會有很大的幫助才是。


在海外業務的拓展上,一些國內的光罩公司由於國內IC光罩市場的嚴重供過於求,因此或轉向LCD光罩的生產,或轉而承接海外的IC光罩訂單。以台灣光罩為例,除了購併韓國的光罩公司外,就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希望將海外訂單的比重增加到三、四成以上。另一家公司翔準,也一樣積極地從事國外訂單的爭取。


1999年光罩業購併結盟蔚為風尚

回顧1999年,全球光罩業的購併或結盟,算得上是當年光罩業的熱門大事。主要原因在於客戶(晶圓廠)製程不斷進步,想要成為專業的光罩業者,就得配合不斷地投資造價昂貴的新設備,否則就會走向技術無法與客戶同步提升,而導致業務蕭條之途。但是話又說回來,光是一台0.25微米以下的光罩讀寫機,價格就高達一千多萬美元,折合台幣三億多,若再加上每台造價分別高達數百萬美元的檢驗及修復設備,那麼相關的投資費用就更嚇人了,更何況一般光罩業者的資本額又不高,因此想要不斷地持續投資,又談何容易。在設備投資金額日益高漲的情況下,為求經濟規模、擴大市場佔有率,許多的光罩業者就必須紛紛被迫進行結盟、購併的動作了。


這種結盟、購併的動作,在美國是首先由Photronics與其競爭對手Align-Rite以股票交換的方式進行合併,總交易金額約達1.15億美元,預計2000年第一季可完成此合併案,以迎擊美國最大廠杜邦光罩,以及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凸版印刷等大廠。美國的另一家光罩大廠杜邦,也在營運壓力下,把專業光罩代工的Ultratech、Nanomask以及Tau Labs都給購併下來,並把包括HP、Motorola、NCR及聯電等公司原來設在組織內部的光罩部門,全都給整合進來,以收規模經濟之效果。


而在日本方面,由於各大晶圓廠業者多有自設光罩部門,因此比較不會像美國公司那般去購併其他光罩廠商。不過這兩年來,由於晶圓廠業者在財務壓力下,陸續將一些產品與事業部外包或結束掉,因此當地的專業光罩業者也就順勢將這些公司的光罩部門給吃下。例如DNP就整合了Fujitsu、Toshiba及Hitachi的光罩部門;而Toppan則與SONY合作開發並生產先進的光罩產品。


基本上來說,日本的專業光罩廠商係以其國內半導體廠商來展開合作關係,除了Toppan於1997年4月與台灣的中華映管成立合資公司,並於1998年4月開始運作外,比較少有拓展海外的行動。以DNP為例,聽說他們目前對拓展海外商機的意願就不高,主要是因為進軍海外市場動輒就必須在財務已吃緊的情況下,還得耗費巨資投入,如此產生的財務壓力當然會更顯沉重。而偏偏像亞洲市場在內的一些地區,其未來的成長性又不明確,日本業者也不甚瞭解當地市場的動態,因此就會採取較為慎重的態度,這也是一般日本公司的作風。而另一家日本專業光罩公司HOYA,據悉也因為過去購買美國Micromask公司的不愉快經驗,因此事後也改以企業聯盟作為擴大海外市場的作法。


如前面所言,由於全球包括美、日等國的光罩產業,近來紛紛展開購併整合行動,而這些購併行動也著實讓這些業者更具規模經濟效果,當然資本額也因之增加、體質也比較健壯,因此連帶的也促使台灣的光罩業者不得不正視此一全球趨勢。況且國內光罩業者在這一、兩年間,又流於殺價競爭,導致獲利率大幅衰退,因此才有外傳可能會有公司將跟進展開購併的消息傳出。


未來發展趨勢

展望未來,當半導體業者積極透過相位移(Phase Shift)或光學近距修正(Optical Proximity Correct)等先進光罩技術來提升晶片性能與縮小晶圓尺寸時,當然這些較高等級的光罩價格就會提升平均價格(ASP),而成為光罩營收成長的主因所在。


目前光罩業在0.35微米技術的發展上,各廠商應該不會相差太多,但是在0.25微米製程以下的部份,難度則提高許多,廠商的水準不一。而且由於0.25微米製程以下光罩的需求仍在起步中,曝光機的價格更是十分昂貴,因此光罩廠仍會視市場景氣是否真正復甦才會開始考慮是否要加碼投資。就目前來看,整個光罩產業在今年第三季已經出現明顯的成長,一般而言約比上半年成長了近四成上下,市場上對於0.25微米的光罩需求也在增加中,國外的光罩廠也有傳出滿載的消息,所以情況應該會逐漸好轉才是。


此外,隨著系統單晶片(SOC)設計或系統整合IC的成長,也將使光罩業者面臨一些挑戰。雖然目前SOC僅佔半導體銷售額的極小一部份,但SOC設計將在未來幾年快速增加。因此,若半導體設計、製造業者將重心轉至系統單晶片後,所生產的晶片數恐怕將會減少,但每片晶圓也需要較多層的光罩,如此一來可能也會改變光罩的需求量,這點也是光罩業者必須要注意的。


  相關新聞
» AI推升全球半導體製造業Q3罕見成長 動能可望延續至年底
»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 SEMI:2024年Q3矽晶圓出貨量增6% 終端應用發展冷熱不均
» 巴斯夫與Fraunhofer研究所共慶 合作研發半導體產業創新方案10年
» 工研院IEK眺望2025:半導體受AI終端驅動產值達6兆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72.69.7.9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