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PAC進軍自動化領域優勢概論
PC-Based 量測自動化專欄(2)

【作者: Rahul Kulkarni】   2005年03月05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4335】

系統整合商一直設法以更少的成本完成更多的工作,在控制系統方面也不例外。系統商希望一部控制系統不但要能夠處理數位I/O及動作,也能夠整合視覺和儀器控制,以便進行自動化檢測及測試。控制系統也必須能夠即時處理先進的控制運算法及分析常式,並且將資料傳回企業。問題是,能否同時擁有PC的功能及PLC(可程式邏輯控制器)的可靠性?可程式自動化控制器(PAC)是一個平台,結合兩個領域中最優秀的技術,而且正迅速進入企業自動化的領域中。


市場研究機構ARC Advisory Group最先使用PAC這個用語來形容一種新形態的控制器,它結合PC最佳的功能(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及軟體)以及PLC的穩定性、堅固性和分散式本質。PAC使用適合工業環境使用的COTS(立即可用之商業化產品)技術,確保擴充性、維護簡單以及極少的停機時間。PXI(PCI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是一個快速成長的PAC平台;National Instruments、Chroma、LeCroy以及JTAG等廠商提供一千多種獨特的I/O模組,包括類比I/O、數位I/O、視覺、動作及高精確度資料擷取等等。PXI結合PCI電子匯流排功能與CompactPCI的模組化Eurocard堅固機械包裝,而後者應用於工業環境中已經有多年的時間。


十年前,當網際網路剛剛發展時,機器視覺是一種奢侈品,而且採用PC的儀器根本不存在,PLC則主宰了自動化世界。即使在今天,想要使用數位I/O來完成簡單控制的工程師仍然發現PLC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只要想想在PLC中加入視覺、動作、儀器管理和分析功能的種種問題,就會知道為什麼PAC會進入這個領域。在本文中將討論二十個為何在未來的自動化應用中PAC可能優於PLC的原因;其中考慮六個領域中的因素──價格、高級功能、體積、控制器、I/O以及軟體。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工業 4.0改變自動控制架構的選擇標準
數位分析不可或缺 邏輯分析儀為除錯而生
新用戶設備加速進入 毫米波市場穩定茁壯
無線技術複雜度飆升 頻譜分析持續進化
從設計到製造 模組化儀器高彈性優勢完全發揮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筑波探討無線未來 智慧協作與測試創新格局
» 【TIMTOS 2025】台灣三豐擴大量測核心應用 隨時隨地掌握真實數據
» Anritsu 安立知攜手 SK Telecom 及 POSTECH,結合 AI 與天線擴展技術提升通訊效能
» Anritsu 安立知與聯發科技於 MWC 2025 合作驗證智慧 AI 天線技術
» EMITE 攜手 Anritsu 安立知支援 MIMO 的 IEEE 802.11be 測試解決方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Q8RSNL8STACUKQ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