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網路女王的瑪麗‧米克(Mary Meeker)曾經總結道,人機交互技術每十年就會發生一次重大的變革。這個論點在iPhone推出的第十周年之際,再度獲得證明。蘋果在2007年正式亮相的第1代iPhone中,大膽拿掉了實體鍵盤和觸控筆,完全透過點擊、滑動螢幕控制,重新定義使用者和手機的互動方式,更立下了觸控螢幕作為人機交互技術的新世代標誌。如今,觸控螢幕已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備—這個改變終結了人們從PC延續下來的滑鼠「崇拜」—時至今日,我們又再度處在一個「新」十年的節點上。
人們一直在追求與機器的「對話」能夠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那樣準確和自然。根據分析,人們獲取的資訊中,有80%以上來自於視覺,因此讓機器具有「視覺」能力,能辨識使用者的動作並作出回應,一直是人機交互技術所追求的境界。所以3D手勢(或可擴展為「姿態」)辨識,便成為了下一代人機交互技術的候選人之一。和以往的機器視覺技術不同,3D手勢辨識在二維資訊的基礎上,加上了對第三維「深度」的辨識,使其能夠承載的訊息量以及使用者體驗的進步空間大幅增加。
在3D手勢辨識技術的應用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與微軟XBOX 360遊戲機配套推出的體感控制Kinect。為了能夠追蹤遊戲玩家在z軸上的距離,第一代Kinect採用了所謂的「結構光」技術,其原理是將鐳射透過光柵投射到被測物體上,由於鐳射落點經過光柵折射產生的位移與被測物體與雷射器的距離相關,所以透過監測鐳射落點位移的變化就可以推算出物體距離的遠近。採用這種3D手勢辨識技術,徹底改變了使用者參與遊戲的方式,讓肢體的運動取代了操縱杆的搖擺。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