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2D轉3D」力挽3D顯示泡沫化
 

【作者: 王岫晨】   2010年08月10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4583】

各大顯示器廠商相繼宣布或推出3D顯示器,然而在3D硬體平台快速發展的情況下,3D內容的來源卻是一個極需解決的問題,現有多數3D內容都是由電影片商或是專業的模型動畫者完成,內容有限且一般消費者無法自行取得或製作,也因此,發展2D轉3D技術,將2D畫面直接轉為立體影像,也成為最快的捷徑。


《圖一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副院長陳良基說,未來所有的影片,都能轉變成3D。》
《圖一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副院長陳良基說,未來所有的影片,都能轉變成3D。》

2D轉3D亟需相關規範

製作3D內容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將為數眾多的2D影像轉成3D影像,這個技術的困難度甚高。基本上要產生視覺上可見的3D影像,必須要有左右眼視差的兩個影像,2D影像內容不具備各景物深度位置的資料,所以如何將2D轉3D,最關鍵技術就是如何分析及判別景物的相對深度關係,找出2D影像的正確深度圖(Depth Map)。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2013年眼鏡式3D立體影像顯示技術與市場發展趨勢
朝向對人類與地球更友善的資訊社會邁進
新世代熱門遊戲的3個核心技術
3D遊戲火熱 裸眼技術的春天何時到來?
深入體驗「2D轉3D」影像技術奧秘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Touch Taiwan 2025展4月16日登場 聚焦電子紙、PLP面板級封裝
» 產發署打造智慧場域新體驗 推進透明顯示應用再進化
» 盛源於ISE歐洲系統整合展亮相顯示設備
» SPIE稜鏡獎表揚光子工業創新產品
» 成大半導體學院團隊研發新型光學仿生元件 為AI應用開創新視角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906WTGWSTACUKD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