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致力於居家或是醫院手持或可移動的生理光電訊號感測元件已有多年。除了沿襲過去在此領域的技術創新之外,近幾年工研院生醫所花了更多努力改進這些技術。因為是醫療器材開發,服務對象是人,因此我們逐漸從原本硬體性能的追求(微小化、低功耗、無線等)往產品應用端前進,例如它可以改善病患什麼問題?如果硬體規格的提升,無法讓醫師或是病患知道更多訊息,那這種硬體的進步性意義就不顯著了!

圖一 : 未來我們必須思索如何在資訊服務產業的建構之下,從醫病的真實需求重新賦予硬體產品新應用。 |
|
目前能夠普及在居家個人的手持醫療設備種類並不多,除了常見的血壓、血糖量測之外,目前還有血氧儀與心電圖用於心血管疾病,以及極少數的電子裝置用於睡眠品質以及呼吸中止等用途。其實,上述設備在醫院都是經常使用且必須的設備,但是居家卻罕見的醫療設備,到底是我們不需要? 還是產品設計在醫院與居家之間出現斷層?
中國醫材業日益壯大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