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多機一體 多種需求一次滿足
跨裝置時代來臨

【作者: 丁于珊】   2012年05月09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6615】

記得小時候有一段時間非常流行機器人合體的卡通,在卡通裡常常會出現幾個機器人為了保衛地球要和壞人或是怪獸戰鬥的情節。每當他們打不過時,主角們就會藉由合體獲得更強大的力量,來消滅難纏的魔王。


當時應該有很多小男生應該都會幻想自己也有一個可以變型合體的機器人。看著這些各式各樣的機器人變形、合體,雖然方式不盡相同,但是模式通常都是一樣的 - 合體機器人大多會保有原本機器人的武器,並再發展出更厲害的招式。這樣的概念,現在也被用在我們的生活上,而且還發展出不一樣的「變形模式」。


all in one 多機一體概念夯

事實上,在硬體規格越來越高端、軟體也能夠做到無縫接軌後,手機、平板、筆電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為了能夠讓消費者在使用上更為方便,出門不需要帶太多的設備在身上,各家大廠無不積極尋求解決方法,從軟體、硬體上整合。


行動裝置正宛如變形金剛般,以不同的組合、變化,打破以往設備上的疆界,改變人們以往利用不同裝置做不同事情的觀念。


繼Transformer之後,在今年的MWC中,華碩又推出Padfone,同樣令人驚艷。就像機器人合體一樣,Padfone在套上一層「外套」後,搖身一變成為平板電腦,再搭配上鍵盤,提供消費者小筆電的使用經驗。消費者無須重複購買不一樣的產品,也無須擔心儲存資料的問題。


華碩產品經理林志明提到,Padfone的設計概念來自於智慧手機尺寸越來越大,和平板間的界線已逐漸模糊。然而,手機最終還是會遇到尺寸限制的問題,消費者不得不在花另外一筆預算購買平板電腦。而Padfone只要搭配上周邊裝置,就能夠解決此問題。


另外一個原因是耗電量的問題。相較於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3、4天才需充電,智慧型手機在耗電量上較大,幾乎每天都必須充電。為了讓使用者延續以前功能手機的使用經驗,Padfone在「外套」上內建電池,讓電力可延長五倍。


不過華碩的Padfone其實早已不是新鮮玩意,一些品牌大廠早已提出這種「多機一體」的設計,並推出概念機。


Motorola在去年的CES中就已展示了一款Atrix,與Padfone類似,都是以手機為主體,配上不同的「dock」,就能夠有筆電、電視多媒體撥放器、乘車用導航的使用經驗。


聯想的一款IdeaPad U1 Hybrid則是採用雙系統為主打。在平板部份,使用的是Snapdragon處理器、Android 2.2作業系統,當把平板電腦裝回底座變為筆電時,則會切換為Windows 7作業系統。


另外,富士通則是主打以體積較大的筆電為主體,可將手機、平板、及相機組合。這款名為Lifebook 2013在機身前方由一個智慧型手機插槽,將手機插入後可當做3G / 4G 網卡。機身前方也有提供相機插槽,讓使用者在使用筆電同時也能夠利用相機拍照,並將檔案直接儲存在筆電內。其中較為特別的是,筆電本身並沒有配置鍵盤,而是直接將平板電腦放入筆電機身內充當虛擬鍵盤來使用。


其他還有如HTC也曾推出HTC Tube Tablet,讓平板電腦和手機可通過一個插槽進行連接;東芝一款運行Windows 8的平板電腦概念機連接一個特殊的鍵盤底座,也能夠變身為Ultrabook。另外,也有台灣發明家發明出一種插槽,將手機插入就能夠讓原本的傳統電視變為智慧電視。



圖一 :   華碩Transformer Prime為全球第一台四核心平板電腦,加上鍵盤底座後可延長電池續航力,並讓用戶有類似筆電的使用經驗。
圖一 : 華碩Transformer Prime為全球第一台四核心平板電腦,加上鍵盤底座後可延長電池續航力,並讓用戶有類似筆電的使用經驗。

跨界的無窮想像空間

現今人們最常用的工具無非就是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型電腦,如果將這三者合而為一,會變成什麼樣子?像是卡通裏面又酷又炫的機器人,或者是一個「便當盒」。


一位工業設計師René Woo-Ram Lee設計了一款名為Bento Book的平板混和概念機。就像是便當盒,每個料理都有自己專屬的位置,在底座的四個插槽中,一個屬於平板電腦、一個放置手機、另外兩個則是太陽能電池和硬碟的位置。其中,手機和平板可以拿出來單獨使用,當裝置全部組裝上去後,就變為筆電,且可以切換成各種不同的模式,甚至可以拿來彈鋼琴。


雖然這只是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概念,不過一些品牌大廠已經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透過硬體上的結合打破手機、平板及筆電之間的這條隱形界線,試圖讓這三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在這種多機一體的概念下,資料能夠同步或轉移到不同的裝置上,進而解決了跨裝置間的資料儲存問題,提供使用者無縫接軌的使用經驗,這正是上述大廠們希望能夠做到的事。


軟硬整合 產品一致性是關鍵

若以廣義來說,雲端服務其實也可被視為是多機一體的一種應用模式。蘋果發展出雲端iCloud,也讓不同裝置間的資料可以同步化,解決不同裝置間的資料儲存問題,實現跨裝置的概念。


然而,不管是要發展雲端服務或是多機一體,產品的一致性都將會是重要的關鍵。


「這方面蘋果做的很好。」仕橙研策科技技術總監陳俊宏說到,蘋果的產品皆由蘋果自己產出,因此在產品的一致性上很高。iOS作業系統從iPhone到iPad,甚至到Mac筆電間都能夠有很好的轉換,加上產品只有固定的幾種,彼此間並沒有相容性的問題。但是蘋果因其封閉性的特性,讓許多外圍的業者們看的到,卻吃不到,因而轉向擁抱Android平台。


相較之下,Google的Android強調「開放性」的特色,讓它擁有了大批的擁護者,並在市場中成為與蘋果iOS相抗衡的一股勢力。在去年底Android4.0版本發布後,提出平板及手機間平台轉換的解決方案,更讓手機、平板廠商爭相靠攏。


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贏得大批擁護者的同時,「開放性」的特色卻也顯現出更大的問題。Android最讓人詬病的便是其產品一致性的問題。由於手機、平板品牌眾多,每家廠商在處理器、系統、介面設計、解析度等軟硬體上都會有不同的差異性,導致平台太過於分化。


同樣的應用程式在HTC上或許可行,但若換到三星手機上卻可能遇到問題。這對於想要發展雲端服務的Google來說,無疑是個致命傷。在一項針對開發者的研究調查中指出,有超過半數的人認為這是Google必須正視的問題。



圖二
圖二

圖三
圖三

Windows 8具有先天優勢

三劍客之一的另一作業系統 - Windows,因為封閉性的特色,從PC硬體時代其產品一致性的性質就已經做到。和Google相同的是,微軟的產品定位上以軟體為主,因而有眾多的硬體夥伴。但是當跨足行動裝置領域上,微軟並不像Google採取開放性的策略,而是和Nokia等少數廠商關起門來開發產品。且為了避免平台過於分化,針對系統的發展做了嚴謹的限制,避免其產品犯了和Android相同的問題。


然而,這也引發業者抱怨,如此一來,各個品牌間難有差異化,消費者很難被吸引購買Windows Phone 8。如何在保有產品一致性的前提下,讓各個品牌的產品製造出差異化,則是微軟必須處理的問題。


但不可否認的是,Windows在電腦上的使用者經驗仍然佔有極大優勢。雖然Windows Phone 7推出後慘遭失敗,在電腦或筆電中,Windows仍是大多數使用者最習慣的作業系統。


在Windows 8把觸控列為核心設計後,對於PC/NB、平板、手機這三方的跨裝置整合有著非常大的幫助,雖然還不確定Windows 8會對這些行動裝置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有台灣業者認為,這將可能帶起新一波「多機一體」的熱潮。


下一代連網裝置站出來

不過,這股多機一體的熱潮能夠持續多久?有可能會像iPad一樣,在眾人不看好的聲浪中仍能異軍突起,亦或只是曇花一現、標新立異的一種新產品。


對於下一代的行動連網裝置會以什麼面貌呈現,目前沒有人能夠清楚預測。但是能夠確定的是,過去孤軍奮鬥的時代已經走入歷史,在整合了軟、硬體之後,各家業者現在大打「生態系統」牌。而這種多機一體的概念也只是此生態體系的其中一環。


例如,蘋果利用iCloud將消費者鎖在自家產品中,並透過App Store獲取利潤。微軟 Windows Phone 部門總裁 Andy Lees在 2011年的Worldwide Partners Conference中也曾說過,未來Windows 8將會出現在各種設備中,且PC、筆電、平板、智慧手機最終將會整合,並建立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而這也是Windows 8的開發重點。


不過,就目前市面上的有的產品來看,多機一體還僅只是硬體上的變化居多。對於現今講求軟硬整合的時代來說,業者應該跳脫以硬體為主的舊有思維,從軟實力著手。如何提供消費者從硬體設備到軟體服務的一致性使用經驗,才是這些業者們所要面臨的考驗。



圖四
圖四
相關文章
智慧無線連結:驅動現代生活與未來創新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工研院SiC技術亮相日本 助攻電動車產業升級
» MIT新創公司革新能源技術 以低成本地熱煉氨
» 微波技術革新氫能生產 韓國研究團隊大幅降低製氫門檻
» 探索黑洞的新視角 臺灣師大與中研院天文所助力事件視界望遠鏡新發現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鑽石儲存技術新突破 資料保存迎向百萬年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72.70.130.19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