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零組件科技論壇─「系統級IC設計之成功案例與應用市場」研討會實錄
 

【作者: 鄭妤君】   2003年01月05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4042】

零組件科技論壇─「系統級IC設計之成功案例與應用市場」研討會實錄

主題:系統級晶片之應用市場現況剖析

《照片一 工研院經資中心(IEK)IC產業應用部產業分析師 莊偉傑》
《照片一 工研院經資中心(IEK)IC產業應用部產業分析師 莊偉傑》

系統單晶片(System-on-a-Chip;SoC)已成為IC設計的未來趨勢,SoC在電子產品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但究竟什麼是SoC?工研院經資中心產業分析師莊偉傑表示,SoC的定義,除了應在百萬閘級單晶片中具備記憶體、微處理器(MPU)等基本系統外,還應具備以下幾項要素:包括採用較先進的製程(0.18微米以下),具備多重電壓(Multiple Voltage)、高容量內嵌式記憶體,以及擁有可重複使用IP、可塑性(Configurable)、可程式化(Programmable)、真實世界介面(Real-world Interface)等特性。


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輕薄短小的設計趨勢,SoC市場的成長潛力無窮,市調機構Dataquest與IEK的統計數字顯示,SoC市場每年成長率皆超過整體半導體市場成長率,在整體半導體市場中的比重亦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預計到2005年,SoC市場在半導體市場中的比重可由2001年的16%成長為23%,市場值可達469億美元。從應用層面來看,莊偉傑指出,目前SoC在全球市場中是以通訊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與資訊產品為三大主要應用領域,而以通訊產品的應用為其中主力,雖然通訊SoC市況在2002年受因庫存過剩與整體經濟不景氣之影響,成長表現不如消費性電子SoC來得好,但隨著無線通訊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愈趨重要與普及化,預料未來應用於通訊產品的SoC市場成長性仍然看好。


SIP交易規則亟待建立

莊偉傑表示,要設計成功的SoC產品,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能夠整合不同來源的SIP(Silicon Intellectural Property;矽智財),無論是SIP的來源、SIP間的相容與驗證,或是SIP的交易、定價以及資訊取得,都是SoC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不同來源之SIP的驗證與整合,可透過技術面來逐步達成,但目前SIP在交易、定價與資訊取得上,卻仍因缺乏一套可遵循的規則,而存在著許多問題──包括應將SIP視為軟體或硬體來鑑定價格?SIP價格應以使用次數或成為SoC產品後的銷售狀況來計算?以及SIP資訊透過網路流通,是否可能產生安全性顧慮?...等等,都常讓IC業者感到困惑且無所適從,而這些也是國內希望發展成為全球SIP中心的過程中,必須審慎思考並儘速解決的問題。


在SIP的種類方面,從目前全球前二十大SIP供應商的市場分配狀況來看,是以提供MPU(Microprocessor Unit;微處理器)SIP的業者(包括ARM、MIPS、ARC等)名列前矛,市佔率超過三成,其次則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SIP與提供平台式解決方案的SIP;而MPU SIP在目前市場最大的通訊產品應用領域,市佔率更超過了五成。莊偉傑表示,這些以MPU SIP為首的明星級SIP,雖擁有高成長性、高需求量的獲利誘因,但相對於其他SIP,其市場進入的障礙也更高,除非以提供更新的產品、更新的解決方案等方式取得優勢,否則新進廠商很難與既有的大公司競爭。


台灣地區由於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價值鏈做為幕後支持,SoC產業在國際市場中可說具備了發展上的優勢,但莊偉傑亦表示,國內在相關產業的發展上,仍有創新能力不足、欠缺IP Reuse觀念以及面臨國外大廠挑戰的種種劣勢與威脅;對國內IC設計業者、設計服務業者、IC製造業者、封測業者來說,若能把握優勢創造商機、並審慎思考克服困境,將是讓台灣半導體產業升級的重要契機。


主題:SoC成功案例探討

《照片二 美國國家半導體台灣分公司IA & Interface產品應用工程經理 郭智峰》
《照片二 美國國家半導體台灣分公司IA & Interface產品應用工程經理 郭智峰》

有關資訊家電(IA)的議題雖在市場中沉寂了一段時間,但隨著無線通訊的發展與普及化,以提供個人資料儲存的智慧型手持設備(如PDA)與提供家庭視聽娛樂的機頂盒(Set-top Box)等為主力的資訊家電,又成為市場中備受矚目的新焦點,未來的發展趨勢不可忽視。而過去鎖定在通訊、資訊等產品應用的SoC,目前也可在資訊家電中見到成功的應用案例。


大部分IC設計業者在推出SoC相關產品時,會將重點鎖定在通訊、資訊等需要需要複雜功能與高速運算能力的高階SoC,以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但對於屬於消費性電子產品類的資訊家電來說,由於其所需的運算速度與功能,皆不如通訊或資訊類產品來得複雜,因此應用於資訊家電的SoC在選擇的考量上也會有所不同。美國國家半導體IA & Interface產品應用工程經理郭智峰表示,一般可先從以下三個方向來評估應用端產品的需求:一是價格(Price),二是耗電量(Power),三是效能表現(Performance),並由這三個方向(3P)推估系統所需的最適當SoC。在價格方面,可由應用端產品或產品零組件的成本,來評估需要何種價格的SoC;在耗電量方面,則是評估應用端產品所需的耗電量大小,與對於電池容量的需求;在效能表現方面,評估終端產品所需的最基本運算與功能,亦是在選擇SoC時的關鍵考量因素。


SoC於資訊家電的實際應用案例

以機頂盒(Set-top Box)、精簡型電腦(Thin Client)與智慧型顯示器(Mira)等資訊家電產品為例,郭智峰指出,這些不同功能與用途的資訊家電產品,在系統上的需求與設計考量亦有所不同:Set-top Box系統硬體上的設計複雜度較低、嵌入式軟體的開發卻需花費較大量的時間,還必須考慮影音資訊傳輸的相關功能表現;Thin Client雖然功能簡單,在運算功能與記憶容量上的需求都不大,但由於多大量應用於大型工廠或企業單位,設計上較著重在低成本的考量。由微軟最先提出的Mira,其概念Thin Client類似,但由於是具備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式設備,低耗電量就成為在系統設計時必須最優先考量的因素。


郭志峰指出,當希望耗費設計時間與金錢所開發的SoC產品,能廣泛運用在不同的資訊家電產品當中,充分運用前所提的「3P」評估標準進行設計,即成為重要的市場致勝關鍵。以美國國家半導體所開發的SoC產品Geode SCx2000為例,該晶片支援x86的CPU架構,在低耗電量與低成本的議題上也可充分達到客戶需求,並可依照不同設備必須加強的功能稍做搭配調整,是目前SoC在資訊家電產品當中的成功應用案例。


SiP前瞻封裝成功案例探討

《照片三 鈺橋半導體研發部資深工程師 王家忠》
《照片三 鈺橋半導體研發部資深工程師 王家忠》

要達到將整個系統整合於同一晶片的目的,除了用以IC前端製程技術為基礎的SoC(System-on-Chip)解決方案之外,業者還可以有另一個以IC後段封裝製程技術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系統級封裝(System-in-Package;SiP)。


不同於SoC將系統整合於同一IC上的做法,SiP是以封裝技術將多個微小IC整合在同一基板(Microboard)上;與SoC相較,SiP在過程中無須如SoC般,必須花費大量IC設計與SIP整合的時間,更無須動用昂貴的先進晶圓製程技術,所以可節省的成本相當可觀。鈺橋半導體研發部資深工程師王家忠指出,將經由不同製程技術生產、功能不同的晶片整合在基板上的SiP技術,困難度絕對不會比將不同來源SIP整合到一晶片上的SoC技術來得高,客戶還可針對不同的產品需求,自由選擇不同的封裝方式與基板材質,是在考量開發SoC可能花費的龐大成本之外,另一個同樣能達到SoC縮小元件體積、降低耗電量、提高系統運作速度等優點的可選擇方案。


王家忠表示,開發SiP產品由於與先進晶圓製程技術無涉,所需的技術種類雖然不少,但都是複雜度不高、或者是已經成熟的現有技術;而系統業者若要選擇SiP廠商,第一項優先考量即為該廠商的量產技術-確保完成後的SiP產品可達到低成本、可測試、可修改以及高良率的條件,之後再進一步依照不同的應用需求以及所需整合的元件內容,考量其他的相關技術種類,包括封裝的方式、元件間電路連結的方式以及基板材料。王家忠強調,除了以上幾個重點,還須特別注意電路設計與系統散熱的問題,電路的安排牽涉到系統元件間的通訊連結,若設計不當即可能產生雜訊等阻礙SiP內系統運作的問題;而隨著需要高效能表現的系統運作速度增加,如何使系統產生的溫度,透過對流、輻射或傳導等散熱方式有效降低,讓系統運作不受影響,更是在SiP製程中不可忽視的課題。


朝向3D形勢發展的SiP

過去的SiP技術,仍以將組合成系統的多個晶片放在同一個基板平面上的2D形式為主,而將IC與基板連接的方式,則有打線(Wire-Bonding)、覆晶(Flip-Chip)及以軟線連接的構裝接合(Tape Automated Bonding;TAB)等等技術;但此種封裝方式仍有傳導路線過長、封裝體積太大的種種缺點,過去的MCM(多晶片模組)封裝即是一個2D平面形式的SiP案例。王家忠表示,MCM是將多個IC放置於同一個基板平面、再以打線相互連接,但此種封裝形式除了以上傳導路徑長、封裝體積難以縮小的缺點之外,在良率的控制上也有其困難;而為了改善以上的缺點,目前SiP已逐漸朝向將晶片以3D形式堆疊封裝的趨勢發展。


朝3D發展的堆疊式封裝分為兩種,一是直接先堆疊裸晶並連接於基板後,再進行封裝(Chip Stacked),另一種則是將多個封裝好的晶片堆疊之後再組合於一(Package Stacked);王家忠指出,前者的Chip Stacked封裝方式,最多只能重疊四層裸晶,而且在測試上有其困難度,目前3D形式的SiP仍是以後者的Package Stacked為主,不但擁有可預先測試的優點,可堆疊的層數也較多,而且在組合時仍能透過最新技術縮小成品的體積,迎合電子產品逐漸朝向輕薄短小需求。王家忠表示,目前SiP產品已經成功應用於如記憶卡等產品之中,未來SiP的發展仍將朝向整合現有封裝技術、並繼續開發先進封裝技術的趨勢演進,提供客戶在選擇SoC之外,另一個可選擇的系統整合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
台灣學子展現溫度感應器設計創意
解析溫度感應器應用優勢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MIPS賣身的背後 最大獲利者是誰?
» [白色家電翻身(2)] 環保和需求出發-談洗衣機
» 2012年第四季台廠LCD TV出貨近1,100萬
» IEK:2015中國IC設計業將追上台灣
» 大廠背書 無線充電來了?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08.162.216.23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