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网路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广泛地受到重视。原因有很多,包括低价PC趋势所引发的一个家庭多PC的观念,以及促进PC和数位消费电子结合的架构,以刺激周边设备在家庭市场的销售量等。就竞争的立场,无论是PC抑或家电业者,都希望借家庭网路延伸其势力。前者把PC视为核心所在,周边为辅;后者则倾向以Set-Top Box 做为闸道器,分散PC的重要性。因此无论从什么层面看来,家庭网路具备相当魅力,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技术。
提供家庭网路的解决方式有许多种,依传输媒介的种类,可分成有线和无线。前者又可分为利用电话线的HomePNA,直接移植LAN的技术的第五类双绞线、电源线及IEEE1394等。后者大致有Bluetooth、HomeRF、Wireless LAN和IrDA等。每一种技术皆有其优缺点,任何一种都无法主导整个市场。其实各技术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也可能是处于互补的状态,因此多种网路技术并存在家庭中是可行的。唯每种技术进入市场的方式有所不同,特色也不一样,如成本、传输距离、速度和相互接续... 等,故发展状况各异。本文将依各技术的发展趋势逐一做介绍。
HomePNA积极迈入10Mbps
利用电话线做为传输媒介的HomePNA,是所有有线家庭网路中起跑最快的。它的主要技术是源自于Ethernet再加以改良,以适用在电话线此材质上。当然Ethernet亦可直接运用在家庭网路上,只是需要重铺第五类双绞线,在成本和便利性的考量上什为不利。使用电话线最大的好处是一般家庭客厅和书房都有铺设,缺点是传输速度不够快。第一版的HomePNA速度只有1Mbps,1999年底公布的第二版增加为10Mbps,已较为市场所接受,2000年内业者投入的态度转趋积极。不少IC业者将HomePNA视为是附加产品技术,将其整合在ADSL、Cable或拨接式数据机晶片组及PC晶片组中的南桥。除了介面之外,HomePNA确实也成为第一代的家庭网路闸道器,3Com、Netgear、2Wire、Panasonic、Cisco和Diamond都有这样的产品。
10Mbps并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特别是在影像传输的应用上,仍是不够的。 Broadcom声称将提升至100Mbps为终极目标,相当于Fast Ethernet,现阶段则是达到30Mbps的水准。业界相信2001年下半年,HomePNA将有较大的斩获。唯大部分的HomePNA都是内建在其他IC产品上,如上述的南桥、数据机和介面卡,实际的市场规模并不如想像中大。唯有将其高速化,形成一个特立的高进入障碍之IP,方能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2000年11Mbps电源线网路IC始问世
使用AC电源线当作家庭网路并非最近的事,实际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唯当时系把它视为控制用网路,而非大笔资料的传输;以X-10平方为代表,速度为60bps。该公司和其他家庭自动化公司,如Leviton,遂而拥有此技术的许多专利。
利用AC电源线做为网路,有实质的技术困难,需在杂乱的AC电流中减少杂音的干扰,又需要高压制程的IC搭配,在技术和成本上都难以克服。欲提高传输速度更是缘木求鱼。不过,AC电源线相对于电话线,确实有其魅力;前者几乎在家庭的每一个房间都有电源插座,而后者则未必如此。况且在非美国的其他地区,大部分的家庭只有客厅有电话线的分布,于是若干业者积极开发电源线网路化的技术,目前已知沿用Ethernet之MAC在电源线上,难以克服杂讯的问题,Token的MAC比较适合。
在2000年将陆续有业者开发出电源线网路的晶片,最有名的首推Intellon,已在第一季推出11Mbps的产品,并开发出在电源线上的高速Ethernet数据机。该公司已获得Microsoft支持,合作推展更新的技术。 Enikia、Ambient Technologies 和Adaptive Networks将陆续发表其IC 产品。预料未来将有更多的业者投入。
Bluetooth三大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Bluetooth可称得上是2000年最热门的产品。因其杰出的市场进入模式,未来潜力看好,还吸引不少业者大举跨入(表一),所著眼的未必只在于市场规模之大,也可说是Bluetooth为能入无线通讯领域的踏脚石。可是目前为止,Bluetooth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全因在于若干软体技术以及验证问题尚待相当时日方能克服。
《表一 2000年下半年Bluetooth应用的产品例》 |
|
Bluetooth可能是有史以来横跨各个电子相关产业最多业者所共同支持的产品,共有1800家以上的业者参加Bluetooth组织,由此可见Bluetooth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塑造上的成功。 Bluetooth的诉求十分简单,不过透过一无线模组,不论是3C的哪一领域产品,皆可相互传达资料或档案,这种概念打破了原有领域的藩篱,藉由行动电话庞大的出产量和高普及率的推动,浇熄向来恶脸相向的PC与家电业界的规格之争,展现业界难得的和谐气氛。在规格制定方向明确、市场潜力庞大的诱因之下,投入业者络绎不绝。可是直到目前为止,2000年内能够真正将Bluetooth商品化的业者却屈指可数。归咎起来,Bluetooth仍有三大障碍不易在短时间内解决,一是相互接续性,尚未建立技术上的标准化,各制造商尚无遵循的法则;二是模组构造成本仍十分昂贵;三是电波相互干扰的问题,特别是和无线区域网路间。
Bluetooth相互接续测试费日旷时
使各种跨领域的设备得以相互连接是Bluetooth的最主要目的,可是现在却成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才能直达普及之路,反而变成是一种手段。
通常相互接续必须通过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是介面晶片和传收模组之实体层间的相互接续;其次是中介软体的相互接续,共通的拓朴组入支援的软体上;最后才是整编产品的相互接续。当所传送之资料形式未共通化而导致一方的动作异常时,当及时检测可能发生的错误动作。例如,手机和印表机在接续之际,前者突然断电,印表机必须确认没有错误的动作发生。
其实不只是Bluetooth,同属于新一代界面的IEEE 1394也有相互接续的问题。根据过去的经验,数位摄影机一对一的相互接续之测试需历时数个月,当然Bluetooth绝不会短于此时间。然而,日本业界以1394的经验为例,对相互接续抱持着悲观的看法。现在,1394正从以往最普及的数位摄影机之相互接续测试,逐渐转移至数位相机、数位录影机和STB。 SONY和松下均不约而同反应两家公司的产品还是无法保证能够相互接续。
Bluetooth演进过程神似1394,2004年后可望成为PAN
事实上,Bluetooth所应用之产品的相互接续组态类似1394,大致有三种(表二)。初期比较单纯,限于特定产品和特定厂牌间的相互接续,后延伸至强势业者的操作,各大应用领域内不同的产品发展策略。在1394中,Apple和SONY各自在iMAC和DV摄影机上,创造Firewire和iLink的代称,在努力扩大之后,竟蔚成神似业界标准的气势。 1394在家电和PC的发展过程走向亦有所差异,后者是为了争取成为前者的应用平台,而不得不采用。
《表二 Bluetooth三种可能存在的接续状态》 |
|
Bluetooth和1394较明显的差别是初期后者不被看好,前者则一片热络,Bluetooth所应用的产品也比1394多,故要解决相互接续的问题要来得棘手。
Bluetooth被视为个人区域网路(PAN)的最佳解决方式,可惜因无法马上达到相互接续,实现的时间不在现在;根据业界在Bluetooth相互接续的可能进程,2001年上半年到2002年上半年间,Bluetooth可达到点对点的连结之境界;2002年下半年到2003年则为多点的接续型态;2004年才能达成个人连接网路的目的。业界将积极推动Bluetooth的相互接续活动,由标准化机构Bluetooth SIG(Special Internet Group)进行品质保证测试,预定在2000年下半年展开。
Bluetooth 2001年下半年预定完成2.0版标准制度
至于大家最关注的Bluetooth本身的标准化作业,则由Bluetooth SIG和IEEE802.15共同作业进行中。已完成标准化的1.0版,在经过修正后的1.1版,将在2000年八月下旬公布。原先1.0版是在1999年7月公布,并于1999年12月变更部分规格,为1.0B版。 1.1版较1.0版强化了实体层之相互接续性,并奠定了未来2.0版更高速度的基础。 2.0版规划在2001年公布,将变更RF的规格,增强传输速度,同时减少和无线区域网路等其他通讯方式相互干扰的问题。现在Bluetooth的传输速度为1Mbps,有效速度为721kbps,2.0版。使用频谱扩散方式的跳频资料传送方式,一次调变可从2值GFSK到4值GFSK之效果,速度可达2M~12Mbps。另和IEEE802.11b合组「WLAN co-existence」小组着手改良封包的处理方法,解决干扰的问题。目前各工作小组已就2.0版各项规格进行研拟,但不易如期在2000年内完成,将会延误整合的时间。高速RF规格恐要延迟到2001年下半年才可能完成标准化。Bluetooth在和IEEE802.15的规格化方面,另和无线区域网路的IEEE802.11合作,制订个人区域的无线通讯技术之标准化。过去802.15欲简化802.11的MAC层,而独自开发「Mac Life」,现已决定沿用Bluetooth的下层。 802.15现有三个工作小组,一是实体层和资料连结层规格制订的802.15;协调相互干扰问题的802.15.2和最大传达速度为20Mbps的802.15.3。15.1和15.2预定在2001年3月完成制订。 15.3可能和Bluetooth3.0版同时在2001年底一并完成制订。
Bluetooth 2000年底模组方会明显迈入量产
受到规格制定的影响,Bluetooth模组在2000年内大多局限于样品的出货而已,直到2000年底和2001年上半年才会明显开始量产。先驱者Ericsson计画在2000年第四季推出多点接续的模组,2001年中旬把构装面积减少60%。影响Bluetooth模组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Flash的大小,现阶段大致是2Mb到4Mb之间,随架构之不同而定。部分业者的解决方式不到1Mb。有些业者尝试把Flash内嵌在基频晶片上,以降低组装面积。Flash的用意是在降低风险,随时可写入因标准更新而需变动的软体,如从1.0版升至1.1版。当标准较确定后,部分业者可能尝试以MaskROM来取代Flash,可降低制造成本。现在大多数的Bluetooth晶片组依然是将Flash外附,直到其容量大小较为固定之后,径可内嵌。 Nokia应会在2000年底前后或2001年第一季推出转接器,但具备整合Bluetooth功能的手机要到2001年中旬才会问世。 Alcatel可能在2000年第四季或2001年第一季推出电池内含Bluetooth模组的GSM手机。
Motorola可能在2000年内推出选配Bluetooth模组的手机,之后再推整合型。该公司和Ericsson、Nokia不同,较重视PC市场,据说将提供OEM的PC卡附USB给IBM和东芝的Notebook。另外身为汽车电子起家的Motorola将提供Ford、GM,Bluetooth的免持听筒套件,可能在2002年起交货。
Bluetooth初期集中在耳机、Notebook和资讯装置的点对点接续
Bluetooth初期的应用局限在点对点,业界认为手机对耳机、手机对Notebook和Notebook对携带式资讯装置三种之相互接续应用最热门。在欧洲手机市场上,使用耳机的用户最多,故包括Nokia、松下的业者皆认为Bluetooth初期最有潜力的市场是以耳机为重心的免持听筒套件。第二种热门应用产品为家庭或SOHO内,利用Bluetooth做为拨接数据机、电话线。Ethernet或ISDN...等与Notebook、PC...等的接取点(Access Point)或俗称基地台,Motorola及东芝都有商品化的计画;后者2000年秋在美国发展。第三种中Notebook和资讯装置间的接续方向。 ACER NeWeb将使用WIDCOMM的设计在其Handspring的Palm装置Visor之Blue-Connect扩充模组上,此模组预定在2000年下半年出货,并将推出附USB介面转接器做为无线接续用途。 Dell和Compaq都可能因Psion,提供Bluetooth模组在其Notebook上。
现在的应用集中在点对点,是因最早也是最大的模组供应商Ericsson之基顿晶片只局限于点对点。事实上,初期的应用确实朝向置换缆线连接的应用,同时1.0B版的标准也仅止于点对点。 Philip的基频晶片「Blueberry」(开发名)将是最早支援多点接续的解决方式,预定2000年10月推出样品(表三)。
在Intel的计画中,得使两台PC间的档案传送,PC和携带装置间资料同步传送,PC和接续点间的接续三种方式均能生效。 Intel此一拓朴将由Microsoft之Windos98和2000的后续作业系统所支援,2001年上半年成为标准配备。
行动服务业界支援Bluetooth最力
部分业者则十分看好Bluetooth可使行动电话手机转为家庭内无线电话兼用的功能上。 BluetoothSIG当初即推出手机一机三用的构想。在家庭内,可充当无线电话子机使用,外出时转为行动电话,或做为近距离的传收资料用。此一应用可使经常在家庭内使用行动电话通话的使用户节省通话费用。日本各大行动电话业者,NTT DoCoMo、KDDI和J-Phone均会在2001年中支持Bluetooth在手机上的应用。 NTT DoCoMo 2001年春的ITM-2000第三代行动电话服务,即有搭载Bluetooth的计画。唯因Bluetooth晶片组恐出货不及,反可能使iMode的机种捷足先登。 iMode浏览器软体接收Bluetooth的软体「Net Front/Compact Net Front with Bluetooth」已在开发中。 KDDI在COMA服务中,Qualcomm的晶片组将具备Bluetooth基顿处理的能力,配合手机制造商的RF模组,将Bluetooth设计进去。 J-phone的Java环境之手机,预定在2001年内发售,其开放式介面将支援Bluetooth。此外,该公司同时支援PDC和IMT-2000的J-Bend,亦将设计纳入Bluetooth,和Internet一样。日本成为全球最热衷支援Bluetooth服务业者的重心。
多点接续虽可能在2002年下半年以后才会增多,但部分业者已在发展中;特别是在LAN的应用上,具Bluetooth功能的多方Notebook串接成一网路,会议资料和档案得以共享, 3COM、Microsoft和东芝即将计画开发相关技术,虽来路方长,市场潜力依旧可期(表四)。
IrDA最常用来和Bluetooth做比较,被视为相互竞争的技术。不过,两者互有优缺点,甚至有互补之效,并可能共存在大部分的应用装置上。 IrDA的最大问题是必须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且传输距离较短。但其优点为成本低廉、传输速度快及接取速度快;且已广泛地应用在Notebook PC和部分可携式装置上。有鉴于IrDA的装设量已略具规模,Bluetooth在OBEX上层拓朴将用IrDA的规格,以利于资料的交换(表五)。
HomeRF宽频化再掀起家庭无线网路市场争夺话题
在家庭的无线网路中,Bluetooth、HomeRF、Wireless LAN(WLAN)和IrDA都是可以考虑的解决方式。近年来Bluetooth拜个人化取向之赐,而使其角色扶摇而上,相对地使其他三种方式受到较冷漠的对待。 Bluetooth的窜起,对于HomeRF是一不小的打击,HomeRF的产品定位,包括传输速度、价格等,皆难和Bluetooth创造明显的区隔。另一方面,在性能上又不如WLAN,等于是夹在下上两技术间,难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空间。不过近来HomeRF已获关键性的转机,美国FCC在8月底已同意让使用跳频和展频技术的2.4GHz频带之HomeRF所分配到的频宽从1MHz增加至5MHz,使HomeRP得以放手一博。
在24GHz频带中,共有三种主流技术被FCC规划使用,即上述WLAN (IEEE802.11)、Bluetooth和HomeRF。无线资料传输的技术中,有两种调变技术广为应用,一是直接连续展频(DSSS);二是跳频展频(FHSS)。在802.11的规范中并未限制使用那一种技术,遂造成DSSS和FHSS共存的现象。 DSSS的优点是传输速率高,但成本较高;FHSS则恰好相反,这两种技术走向逐渐分道扬镳,专走家庭市场导向的Bluetooth和HomeRF采用FHSS,DSSS则专用在11Mbps速度的802.11b。Bluetooth原本就锁定在最低价的个人化无线通讯技术,速度和传输距离的苛求不高,争议性不大。 HomeRF理应定位在比Bluetooth高阶,却因所分配到的频宽只有1MHz,难以把速度拉高;纵然HomeRF具备若干Bluetooth没有的优点,却难造成明显的差异化。 FCC新的决定让使用FHSS的技术,可以在24GHz之频带上,占用1.3或5MHz频宽。由于FCC并未限制最大可跳频的数目,Bluetooth可连带受惠,将速度从现在的1Mbps,拉高至10Mbps。不过,Bluetooth和HomeRF间的干扰问题可能更严重。但因FCC把HomeRF所提出之5MHz频宽操作在200mw功率的要求,改为125mw,业界认为干扰程度不大。
藉由DECT强化和WLAN之差异化
HomeRF缘起于1998年3月由业界共同组成的团体所制定,目的乃著眼于WLAN的高价位只能限制在企业市场上发展,难以拓展家庭市场,遂一方面借用原来FHSS所开发的WLAN技术为基础,另加上欧规数位家用无线电话系统DECT,揉合而成新的规格,兼具双方的优势,企图成为家用PC与其他数位消费电子产品连接的管道。此连结的标准称为SWAP,意在提供一共同的界面同时支援无线和资料传输网路。HomeRF既同时支援资料和语音流量,遂而使用混合的资料框,成为HomeRF的最大特色。 DECT的领导厂商Siemens矢志利用DECT既得的优势大力拓展HomeRF,现在DECT所使用的晶片为第5代和第6代,成本十分便宜,有利于HomeRF的成本降低。 Siemens评估未来两年DECT手机市场可达2亿多,借此做为HomeRF市场冲刺的后盾。利用802.11b的WLAN并未支援任何数位电话的能力,为了亡羊补牢,可行的方法是直接运用VoIP,但在品质上却无法和具DECT规格的HomeRF相抗衡。
WLAN和HomeRF虽各自定位在企业用和家用市场,却各心怀不轨,意欲涉足对方的领域。不少企业界已使用DECT做为内部无线电话使用之工具,有利于HomeRF打入该市场。唯DECT为欧规,在美国和日本家庭市场并不采用,难以借力使力。以FHSS为基础之WLAN产品领导业者Proxim预计在2000年底推出宽频版的HomeRF晶片组样品,正式量产始于2001年初。唯业界认为未来两年,无线网路在家庭市场仍难成大器。
WLAN因iBook在家庭市场大有斩获
802.11原定位在以企业用WLAN的订定标准上,除了FHSS和DSSS外,尚有红外线版本,但在高速版的802.11b中只支持DSSS的技术。 WLAN开始在家庭市场受到瞩目,应可追溯到1999年底Apple的新型iBook笔记型电脑将Lucent制的WLAN界面卡列为可选用配备。并在补贴的情况下,售价订为100美元;等于宣示了WLAN不再只是企业用市场的专利。 Apple此举确为WLAN在家用市场的开拓打了一剂强心针,并促使Lucent打下Proxim的领导地位。1999年全年的家用无线网路界面卡市场不到16万片,第四季起在iBook的带动下,市场明显呈现高成长(表六)。 Proxim原以低速版的WLAN称霸家庭市场,却不敌Lucent的高速版。在2000年第二季后,Proxim的HomeRF产品开始出货,Intel、Compaq起步助攻,可预见将有激烈的市场主导权争夺战。唯不论是HomeRF抑或WLAN,欲在家庭市场创造大规模业绩,仍需要相当大的努力。
v.92新设计互打IA市场
拨接式数据机并非家庭网路之一种,但因新标准v.92和家庭市场产品相同,故特别在此提出说明。
v.92的特色是提升上行的传输速度,较v.90增加40%,达48kbps,下行依然维持56kbps的速度,此外当语音电话欲占线使用时,亦可令数据机转换至等待状态。此一改变使数据线在使用上更具亲和力,并得以广泛地使用在资讯家电(IA)产品上。另一个优点是缩短启动的时间,减少使用者等待上网的时间,ITU并同时通过了v.44,是v.42bis的资料压缩扩充版;以及连结侦错的标准v.59。
v.44是由Hughes Network Systems在以Lempel-Ziv压缩运算模式下所开发出来的新技术,比v.42bis的压缩效率,最多改进25%。 ITV预定在2001年秋正式公布上述规格。
从v.90到v.92规格的正式底定,共耗时2年的时间,同时v.92将是拨接式数据机最后一个版本。 v.92标准制定的过程要比v.90平顺,不再重蹈1997年间Conexant和TI各自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推出各自规格,争夺v.90主导权的覆辙。
其主因乃拨接式数据机市场己经饱和,转而渐由ADSL和Cable等高附加价值之数位据机取代其原地位,在v.92争斗已无太大意义。反倒是业界相互合作,发挥拨接式数据机仅存之剩余价值,更为重要。
实际上拨接式数据线的下行速度到达56Kbps时,已达极速。在对于现在大部份数据线应用在PC平台,做为网路接取,并以Internet下载为关键性应用的状况之下,v.92在上行速度的改善,对PC上网使用者,并无极大的魅力。换言之,v.92的诞生,已失去过去借各新旧版本交替,以刺激市场的效益。业界对v.92的期待是在资讯家电的市场上,以缩动启动时间和允许语音电话占线等,较合乎人性化的设计,开拓拨接式数据机应用的新领域。
接通时间和上行传输速度大有改善
拨接式数据机运用在数位家电市场上己有数例,以Set-Top Box(STB)为最典型例子,从DirecTV、WebTV到Tivo均是。拨接式数据机使用的频段系利用原语音频段,使上述STB用户需加设第二条电话线。 ADSL和Cable数据机虽为未来必然的趋势,但是在美欧日等通讯事业普及区域尚未全面性被利用,STB服务业者强制使用数位数据机,在成本和普遍性上未必有利,使用拨接式仍为必要的选择。唯STB的使用习惯和PC有所不同,v.90及其以往的版本在PC的运用上,或许尚可让PC使用者接受,但长久的接通时间却不适合家电属性的STB,正如PC使用者,或可忍受PC长久的开机时间,一般消费者却难挨同样的情形发生在电视机上是相同的道理。此外v.90在上行的传输速度较差,也不利STB对局端请求多媒体服务的应用,而v.92则可有所改善。
v.90接通的时间约需20秒左右,v.92则引进所谓的「Quick Connect」功能,可缩短为10秒。 Quick Connect是利用接取点之讯杂比和频率特性的参数,在维持一定的情况下,可省略一部份交谈的手续,而降低接通的时间。拨接数据机晶片中的领导制造商,Conexant则宣称该公司的技术可降至5秒。 v.92的另一特色,是在语音电话占线时,可令数据机转换至等待状态,而不断线,称为Modem-on-Hold,但需要电话公司在局端数位交换机上修改软体。在日本NTT允许此功能最多维持16分钟,时间超过后即离线。
v.92的上行速度为48Kbps,比v.90的33.6kbps快,有助于附加档案的电子邮件之传送,v.90系使用QAM铜变技术在上行传输上,v.92则改用和下行相同的PCM铜变技术。局端在加上AD转换器连到杂音量化功能后,方可使v.92达到此上行速度。
2000年秋初产品将上市
全球主要的拨接式数据机相关产品供应商,大都预定在2000年秋推出v.92产品,包括Cisco、Conexant、Lucent和Motorola。提供Internet相关设备的领导业者Cisco已决定对Internet服务提供业者、客户所使用的远端接取伺服器和路由器支援v.92,并和Conexant共同开发产品。 Lucent业已宣布在2000年秋将推出v.92晶片组,SONY、东芝、松下等日系家电业开发的,具备数据机储存和广播功能之下一代数位电视,因考虑ADSL和Cable数据服务仍不普及,遂而考虑径使用v.92。2001年后,v.92将大步进入数位家电市场,改善Internet使用环境,发挥拨接式数据机的最后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