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自动化应用行之有年,台湾过去多用于蔬果作物的后续品管拣选,至于前端的生长控制,则以温室为主,利用简单的自动化技术,开关空调、洒水等系统,这类作法属于阳光型半自动控制,几年前全控制型的植物工厂问世,让业内外的多数厂商一度趋之若骛,这两年植物工厂热潮逐渐降温,包括IT与农业两边的业者可以开始冷静看待此一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植物工厂议题之所以发烧,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环境的持续恶化,业者希望透过IT与自动化技术,可以让作物种植如现代工厂般可控制质量、产能,不必像以往的农业必须靠天吃饭,不过植物工厂真的是解决全球农业问题的万灵丹吗?
从全球发展来看,相较于亚洲国家,欧美的农业自动化发展走的较快,其作法多为针对当地环境而有所不同,有的是仍为传统耕作方式,只是用机器取代人力之不足,有的则是利用设备提升作物质量,相对之下,台湾却未走出这类在地化的经营模式,而仍多向日本厂商取经,在台湾成熟的农业、IT、自动化技术态势下,会出现这种状况,可从几个面向观察。
...
...
另一名雇主 |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费下载 |
VIP会员 |
无限制 |
25/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