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掌握触控新变革-OGS vs. In-cell』专家座谈会
面对Incell的来势汹汹,OGS能否抵挡被取代的命运?

【作者: 陳韋哲】2013年04月01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11143】


随着智慧型手持装置功能不断的演进,造就了全球触控面板总出货量不断直线上扬,如何让行动装置轻薄化更是各大厂商追求的终极目标。目前触控面板朝向以单片玻璃式触控方案,以便节省贴合成本并提高触控灵敏度。目前在In-Cell、On-Cell、OGS三大触控面板技术阵营里,OGS可说是当红炸子鸡。不过,自iPhone 5采用In-Cell技术,让In-Cell再度成为触控产业的焦点话题,即便In-Cell有Apple这股强大势力当靠山,但从制程技术层面来看,In-Cell仍得面对不小的技术挑战。



图一 : 左起:富创得董事长 吴明发、发明元素总经理 李祥宇、中华科大 林晏瑞教授、敦泰 刘安国技术处长、MIC资深分析师 蔡佩芬。
图一 : 左起:富创得董事长 吴明发、发明元素总经理 李祥宇、中华科大 林晏瑞教授、敦泰 刘安国技术处长、MIC资深分析师 蔡佩芬。

由于In-Cell特殊的结构,使得讯号的干扰问题更为严重,再加上色彩过滤薄化不易,In-Cell想要跨足大尺寸触控面板可说是举步维艰。然而,目前OGS之显示效果已经能与GG触控技术相抗衡,面对In-Cell的来势汹汹,OGS能否抵抗被取代的命运。由Ctimes科技论坛所举办的『掌握触控新变革-OGS vs. In-cell』专家座谈会,邀请到多位专家针对此议题共同参与讨论。
...
...

另一名雇主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ごとに 30 日間 0/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VIP会员 无限制 25/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相关文章
以数位共融计画缩短数位落差
智慧无线连结:驱动现代生活与未来创新
感测器融合:增强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为制造业员工赋能
IEK CQM估制造业2025年成长6.48%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OpenAI内部正讨论开源策略的可能性
» 人形机器人首登春晚 揭开中美科技竞赛新篇章
» 香港大学研发高速避障无人机 突破技术瓶颈
» 创新科技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新希??
» DigiKey 於 2024 年新加入 455 家新供应商和 110 万款以上新零件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23B8UHPESTACUKZ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