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海豚浏览器,写下App Store(含iOS、Android版本) 全球总下载量接近三千万人次的纪录,一鸣惊人。其开发者之一 - 中国百纳信息(MoboTap)公司的技术长刘铁锋:一个热血、敢想、敢闯、有自信的开发者。
创业的日子 天天都很兴奋
学机械出身的刘铁锋,电脑程式领域并非他的本行,然而,就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他,有着创业与开发的极大热情,于是号召了一些朋友,组了「联创帮」。他兴高采烈的形容:「那个时候,我很雀跃,觉得电脑创业很神奇,资金不用多,只需要聪明才智加上一台电脑,就可以做很有意思的事情。」
学生时代「联创帮」的经验对刘铁锋后来的创业影响很深远,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带学生团队,在没钱发工资的情况下,他总是带头没日没夜的写程式、开发软体,做项目竞赛。他观察到,在这样合作过程中,他每天都在训练自己,也训练自己去描绘一个不可预知的愿景,他激动地说:「因此,天天都很兴奋!」
不同于其他开发者投入之初,几乎是从零开始,刘铁锋提到,由于在学时联创帮的经历,让他眼界提升了不少,奠定了基础,也让他在尚未进入职场的时候,心态早已经从「学生思维」进化到「社会人思维」。此时此刻,他开始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也开始尝试用标准商业规则进行创业规划与开发。
不仅如此,刘铁锋积极参加国内比赛,研究所期间更到日本横滨参加全球比赛。 2005年,刘铁锋与其他三名联创帮团员,远到日本横滨举行的「微软创新杯」参加总决赛,以「Paper Genius论文发布系统」,获得Office组全球第三名的佳绩。回到学校后,刘铁锋便收到微软亚洲工程院的面试邀请。
踏入微软 接触专业
正当着朋友正寻觅工作之际,刘铁锋已经搭上了飞机,前往微软亚洲工程院参加面试。
身上充满冒险血液的刘铁锋,针对微软亚洲工程院的面试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说:「面试就像一场冒险,由于微软相当重视写程式码的能力,于是我花了很多心血研究微软历年考题,整理出一本又一本的笔记,」后来,如愿接到录取通知。
刘铁锋回忆,进入微软工作的期间,是他第二个转捩点。相较于学生时代无拘无束的开发,他笑着说:「过去是野生成长嘛!但进入微软压根不是如此。」他解释,在微软工作的日子,接触到的是「专业」,主管、同事不会把你当作新人,会将你看作一个专业者,因此要求的水准相当高。
因此,当时在微软的磨练,让刘铁锋针对技术的背后,有深入的理解,也有快速的精进。他表示:「在微软最受用的,就是学会为了『结果』去奉献、去负责。」他说,不论是浏览器引擎还是介面程式设计,都必须把过去前辈辛苦一、两年写成的原始码「啃食、消化」完毕,再继续思考接下来自己要如何做。
「刨根究底很重要!」遇到问题时,刘铁锋说:「在微软,只提出问题是不够的,要问就问很Smart的问题。」他解释,要问一个好问题,就必须先有非常好的理解,对技术上要有很严谨的深入认识,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才能受到主管的赏识,也因为这样,刘铁锋迅速累积了不少写程式码的能力。
思维不受限 永远不断尝试
2010年,刘铁锋和杨永智一同创立了百纳资讯技术有限公司,并带领着团队一起开发出海豚浏览器,并获选2011年CNET全球最受欢迎的Android应用程式,在众多App中排名第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提到百纳的公司文化,刘铁锋说明,百纳非常鼓励工程师「挑战权威」,希望创造出一个思维不受限、沟通不受限的工作氛围。不仅如此,他解释,百纳每次在招揽人才的时候,从不会在意学历、背景以及经历,他说:「我们只会给一本程式书跟一个晚上,能解得出程式的,就可以加入。」
刘铁锋认为,一个好的工程师,重要的是学东西的速度快不快,是否愿意去挑战。他解释,百纳的工程师,对于程式的理解,很多时候是自学得来的。 「写程式的关键,就是自学加上不断尝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试出来。而且,当你理解越多,也就越有能力。」
讲起当初是如何选择工程师这条路,刘铁锋笑着说,这多亏了中国流行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靠着这样的自信,刘铁锋一路走来,相当有自信。
至于未来的规划,刘铁锋表示,他总是思考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在做的事情」,思考如何把想法执行的更快、更好;另外一个层面是「关心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此时,他会跳出来思考,不局限于目前技术障碍,重新思考各项设计的可能性,慢慢地发掘新的创意、新的商机。